多措并举增强大老岭保护区的管护能力、科研监测能力和公众教育能力,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区域内自然环境、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,使其免遭破坏和污染,维护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整体性;消除自然保护区的各种威胁,更好地保护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,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;探索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,为科学地管理自然、保护自然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样板,促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。
实施生态恢复规划,保护保护区内自然环境的原生性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。
开展本底资源调查,建立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系统,对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物等实施全面监测,更为深入细致地掌握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本底和动态变化。依托智慧保护系统,探索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,动态的监测野生动植物、珍稀树木及生态因子等,建立生态系统、植被与珍稀濒危物种数据库,通过大数据系统的分析,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保护、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生存与壮大提供科学依据。
实施公众教育规划,提高保护区及其周边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,提高保护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;规划建设青少年科普基地和野外宣教点,将不断提高保护区的知名度,加强保护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,为保护区保护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科学推进资源可持续利用,让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的关系更加和谐,积极探索全民共享生态环境机制,在保护的前提下,将湖北大老岭保护区周边社区建设成一个文明昌盛、社会和谐、秩序稳定以及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,并在全国范围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型社区。
实施防灾减灾系统的规划,将更有效地加强管护,依托智慧管理系统,实现对各种灾害的实时监控和快速反应。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,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,提升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水平,提高对灾害的预防能力和救护能力。
实施信息系统规划,对各类生物多样性及其威胁现状的信息进行整合,建立一套数据、一张图、一个库、一平台,实现全新“互联网+自然保护地”的数字化、智慧化管理模式,搭建保护区智慧信息化业务平台,从而为科学评估保护管理成效、推进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以及提高自然保护地管理能力提供支撑。
将通过《总体规划》的实施,多角度、多层面提高保护区保护管理、科研监测、公众教育、防灾减灾水平,持续稳固提升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,把大老岭保护区建设成为功能合理、设施完善、管理高效、手段先进、机制灵活的综合型国内外知名自然保护区。
根据大老岭保护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规划优先性原则,本着从实际出发,近期将着重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、科研监测及公众教育等重点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,用5年左右时间,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生物多样性保护、科研监测及公众教育体系。具体目标为:
1、完善和优化保护管理体系。建立“管理局—管理站—管护点”三级保护管理体系,形成全方位、强有力的保护管理网络。
2、完善确标立界。重新勘定保护区边界,建立永久性界碑、界桩,增设标示牌等,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扰,保护好保护区内现有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。
3、加强管理站建设。在大老岭新宫、千斤园、五指山和太平溪设管理站,增设管护点、检查站,添置必要的先进设施装备,初步实现保护区管理的现代化、科学化及高效化。
4、充实科研队伍,提高科研人员技术水平。保护区将采取“引进来、派出去”的方式以及加强与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合作,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及生态系统动态监测体系建设,提高科研水平。
5、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部门及高等院校的合作,加强三峡水库湿地和单项物种的科学专题研究,进一步提高保护区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6、发展社区经济。通过社区发展项目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,减轻由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给社区发展带来的限制和约束,让社区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协调,使社区积极参与保护区的保护和管护。
7、加强公众教育。为提高职工整体素质,促进社区群众主动自觉参与保护区的自然资源保护工作,将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和社区群众的宣传工作。
1、深入开展保护、科研和宣教活动,建成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网络,保护区的资源得到全面、有效保护。
2、建立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机制,使区域内生态系统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景观等得到更充分的保护。
3、充分利用保护区优美的自然环境、丰富的景观资源和传奇的历史文化,适度开展生态旅游,并将生态旅游作为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经济的增长点,切实改善职工及周边社区群众的生活条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