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老岭倾力打造科研平台 丰富保护区内涵 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巴山脉的东南缘,鄂西山区向东部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,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,被誉为独特的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。近几年来,保护区按照“依托资源优势,突出生态主题,打造科研平台”的科研工作思路,推动科学研究,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,不断丰富保护区内涵。 一、探明资源本底,为科研提供基础资料。大老岭自然保护区拥有森林面积近10万亩,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近5万亩,森林覆盖率98%。保护区坚持开展“本底”研究,出版了《三峡大老岭植物多样性及其管理》、《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》和《三峡库区大老岭植物多样性与保护》等学术专著,对保护区特殊的地理区位,地质、气候、土壤、水文等自然条件,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,以及生物多样性多样性、典型性、自然性、稀有性特征进行了科学论述;以科考为基础的《古大树种保护研究》、《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研究》等课题,达到国内领先水平。科考统计,保护区分布有维管束植物2469种,其中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7种;脊椎动物 379种,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1种。在科考中,新发现大老岭孩儿参、黄花珍珠菜2个大老岭地方特有种,以及“湖北仅有、全国罕见”铁杉顶级群落和亮叶水青冈的单优群落。这些发现不仅是科考的重要成果,还为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,同时也提升了保护区学术研究价值。 二、完善科研设施设备,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支撑。在保护区建设发展中,优先保护科研能力建设,形成了完备的、先进的、系统的科研基础体系。依托三峡后续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,建成大老岭科研综合楼 三、建设生态科研监测体系,为开展科研支持数据。自2006年以来,大老岭从经营性林场向自然保护区转型,生态监测迅速展开。建立了三峡库区北岸 四、实施国家科研项目,为林业应用研究积累经验。先后开展了一批“国家级”科研项目,建立珍稀植物保护与研究基地100多公顷,如杉木、华山松、油松、落叶松、优良乡土树种等种源选择试验研究和营林技术试验,研究出一整套适合保护区条件的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,造林成活率、保存率、商品材出材率均高出同行水平,其成果获国家、省、市科技进步奖,为三峡区域乃至整个华中地区半高山选育了品质优良的造林树种。结合保护区的资源现状,建立各类研究试验基地近千亩,开展板栗栽培技术、木本药材营造技术、乌红天麻栽培技术、薇菜丰产栽培技术、森林野生蔬菜水芹、紫萼栽培技术等研究,积累了丰富经验。 五、为科研开展优质服务,打造产学研基地集群。积极为科研、实习提供场所和科研设施设备,为科研人员提供生活方便,加强科研服务,广泛吸引国内国际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和进行科学研究。先后与北京大学、北京林业大学、中国地质大学、三峡大学、华中农业大学等10多所大学、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博士工作站、实验站、教学实习基地等,初步形成产学研基地集群。同时加快科研队伍建设,保护区拥有博士研究生1名,硕士导师1名,高级职称6 人,中级职称20 人。118名硕(博)士以大老岭为平台完成学位论文,接待大中专实习生5500人次。保护区主持或参与完成科技项目28个,发表论文85篇,获国家、省市科技进步奖18项,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,省部级奖励6项,市级11项。2010年,保护区被授予是“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”、“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”和“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”。(徐慎东、邹红山)